来源:第五届CMO价值营销峰会暨金匠奖颁奖典礼嘉宾发言
叙述:吴静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区内容中心负责人
整理:CMO训练营
企业规模越大,市场营销越活跃,对各类内容的需求也越大,进而带来内容输出、复用、归档等一系列难题,这些不断累积的内容资产,如果不能高效地支持一线营销人员作战,必然是巨大的资源浪费。
作为品牌方,不仅要做好自创的内容,发布在自有的一些官方渠道,还要利用好外部的声音,和一些KOL或艺人合作,用更软性的方式触达消费者。因此,对内容的体量要求越来越大,内容创作团队的体量也越来越大。
01 内容管理遇到的挑战
在内容管理上,品牌方遇到了哪些挑战呢?
第一,存起来散,虽然大多数公司有自己的公盘,但使用效率不高。比如,如果没有命名规则和标注说明,我们都不知道把文件存在哪儿,各个团队都是守好自己的一小块阵地,守着自己的文件夹,很少说在公司层面有一个统一的管理。如果使用外部的公盘,会带来一些隐患,比如一些物料和没有官宣的代言人,可能有被泄露的风险;
第二,管起来乱,我们没办法知道谁在上传和下载,品牌对于内容去向的管控软弱无力。堆叠式的存储方式,很难清晰对内容进行分类和查找。很多素材的字体和肖像版权有期限,如果没有查找到明确标注贸然使用会有法律风险。
第三,用起来烦,不同的审批者制定的流程不一样,很难统一管理,导致使用起来非常麻烦。比如点对点、人传人的文件传输方式,有的时候,会造成我们想使用某些文件,却发现找不到具体的对接人。一旦内部人员或外部供应商发生变更,文件就会随着他们消失在人海。
因为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则,寻找文件像大海捞针一样,有时候反复下载了很多长得差不多的文件,最后发现没有我们需要的内容。这会导致一个矛盾现象,我们花了很多力气和价钱做出了很好的内容,最后有点浪费,变成一次性的,用过一次就束之高阁了。但对很多一线工作人员,他们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素材支援武装自己。
02 低效管理的破局之法
我们提出的解决办法,就是创造一个数字内容中心。2021年,我们创建了这样一个平台,目前收录超过1万个品牌内容素材,产生超过3800次的下载,以及8700多次的分享。这些数字意味着,这些素材不是躺在仓库里吃灰,而是得到了二次激活和有效复用。
它是如何运转的呢?
首先,日常产生的所有品牌内容,会从不同职能部门收集起来,汇总到内容中心,进行规范入库。规范入库会做很多动作,比如打标签,从各个维度描述内容素材,方便后续的分类和查找。
然后,做权限的设置。比如一些素材是保密性的,我们可以设定权限,只有一些指定部门的指定人员才可以接触。有些素材对于使用方法和渠道有明确的规定,可以进行缩略图的处理。比如一开始搜索看到的是小图,如果想下载原始文件,必须发起审批,请素材持有者许可后,才可以进行原始文件的使用。完成这些以后,就可以对内容进行输出、调用、协作和共享,甚至进行智能的延展。
在使用方面,覆盖了几乎所有品牌使用的场景。比如,公域广告、私域和会员进行沟通,还有和经销商、小店主进行的沟通,都可以通过内容中心,从品牌总部得到非常强有力的支持。
03 高效运转的三个核心点
搭建好比较成熟的技术工具,怎样才能在内部运转起来,让大家学会用、习惯用、喜欢用呢?这其中有三个核心要点。
第一点,注重管理效率,坚持使用者思维。
任何产品都是为了让大家使用的,所以要贴近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。所以,我们在设计使用逻辑的时候,会有很多细节的考量。比如,寻找相似图的功能。搜到某些内容时,系统会推荐相似的同系列的图片。这在平时使用中,可以节省一线人员很多的时间。
另外,还有模糊搜索匹配功能,在找内容素材时,通常不会明确知道要哪个具体的文件,我们就设置了筛选条件。比如,想要一个春节期间推广奶粉产品的一个视频,需要它符合小红书生态,最后年份和现在比较接近。把这些条件输入到搜索框,系统会呈现所有符合筛选标准的素材。
在内容生产端也有提高效率的举措。比如智能内容延展功能,在投放内容时,需要把一张原始素材延展成很多不同的推广图,每个资源的推广点位MR要求不一样,有横屏、有竖屏、有像素,不同的平台要求不一样。以前的做法是,纯人工一张张把这些图做出来,一张原始素材需要的时间是8小时。但现在有了智能内容延展功能,我们就可以输入规格,先让AI进行批量延展,再人工微调,这样可以很快地满足无数的点位要求。现在我们的工时从8小时压缩到了2小时。2021年双十一,我们用这个功能帮助电商团队高效快速地完成了电商内容的制作。
第二点,系统化标签,在内容图谱中使用内部思维和市场思维。
我们用的一些标签,比如产品系列、产品分段、传播渠道、内容类型等等,用横向和纵向的不同维度,进行标签和定位,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归档,之后查找时,也可以快速定位。
同时,内容图谱不是封闭的,而是可生长的生态环境。我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应对,像有些业界的新生态,像我们自己产品的上新,我们会及时地在系统中体现出来。
第三点,是用户体验:移动端+可视化。
首当其冲是移动端功能,有很多一线内容使用者是门店导购或销售,年龄跨度也比较大,也不会整天坐在电脑前,所以移动端的便携操作,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。我们可以做到电脑和手机端的素材库同步,来保证他们的使用。
每次素材上新我们会画出重点,用一个可视化的方式告诉大家。素材旁边有使用热度,这有两个方面的考虑。首先对于使用者来说,我今天想给管理的私域微信群或朋友圈发布品牌相关内容,我可以直接找这些热度高的内容。市场也会告诉我们,什么内容最受欢迎。
04 内外部的持续推广和优化
内容中心的成功,需要内部持续不断地推广。
首先要做到生动化教学,在这个平台创立至今,我们每个月都有访谈调研和学习培训,不管视频还是文档指导手册,都会及时更新给大家;
第二是持续性推广,虽然它是内部产品,但也需要不断拉新。素材上新的邮件,功能更新的介绍,内容热度的排行,这些动作帮助我们做好新成员的招募;
第三,在内部持续为这个产品代言。我们团队负责内容中心的同时,也负责社交媒体的建设和管理,也就是说,我们这个团队本身就是产出数字内容体量最大的团队之一,所以我们会做到身体力行,去帮助大家做好素材的上传、管理和输出使用工作。
同时,在所有跨部门的对接会上,只要发现了符合内容中心使用的场景,上至CMO下到团队每一个人,都会向大家推荐这个平台。对外要占领消费者的心智,对内也要占领同事的心智,把这个平台好好推广下去。
05 管好内容,才能创作更好的内容
总结来说,在当下的营销时代,内容对于品牌越来越重要,也需要科学系统地管理它们。我们认为,数字内容中心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。在平台搭建方面,需要注意管理效率、系统化标签和用户体验。在软件方面,需要在内部持续推广,更大限度发挥平台的工具作用。
现在,我们的数字内容中心还在继续优化和升级迭代中,我们相信,这样的数字内容中心不仅可以帮我们守护好宝贵的无形内容资产,在未来,它也将成为指引内容创作的宝藏。